為什么逢人只說三分話
|
發(fā)表時間:2008/10/16 瀏覽 1293 次 |
俗話說“逢人只說三分話”,還有七分話不必對人說出,你也許以 為大丈夫光明磊落,事無不可對人言,又何必只說三分話呢?
老于世故的人的確只說三分話,你一定會認為他們很狡猾,是不 誠實的。其實說話須看對方是什么樣的人,對方如果不是可以盡言的 人,你說三分真話已經是不少了。
孔子曰:“不得其人而言,謂之失言。”
對方倘若不是你交往很深的人,你也暢所欲言,對方的反應是怎樣的呢?你說的話是屬于你自己的事,對方愿意聽你說么?彼此關系淺薄,你與之深談,顯出你沒有修養(yǎng);你說的話是涉及對方的私事,你不是他的諍友,又不配與他深談,忠言逆耳,顯出你的冒昧:你說的話是屬于國家大事,對方的立場如何,你沒有明白,對方的主張如何,你也沒有明白,你偏高談闊論,輕言更易招擾呢!所以逢人只說三分話,不是不可說,而是不必說,不該說,這與事無不可對人言并沒有沖突。
事無不可對人言,是指你所做的事,并不是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。 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對人言是另一問題,他的只說三分話是不 必說,不該說的關系,更不是不誠實,更不是狡猾。說話本來有三種限 制,一是人,二是時,三是地。非其人不必說。非其時,雖得其人,也不 必說。得其人,得其時,而非其地,仍是不必說。非其人,你說三分真話,已是太多;得其人,而非時,你說三分話,正給他一個暗示,看看他 的反應;得其人,得其時,而非其地,你說三分話,正可以引起他的注 意,如有必要,不妨擇地作長談,這叫做通達世故 |
|